首页

女主调教男奴图片

时间:2025-05-26 08:03:35 作者:中国-丹麦科研教育中心已培养千余名获得中丹双学位国际化人才 浏览量:66792

  中新网北京5月25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获悉,设在该校的中国-丹麦科研教育中心(中丹中心)/中丹学院,十余年来已培养1000余名获得中丹双学位的国际化人才,成为两国科教文化合作的一面旗帜。

“中丹绿色创新日”北京会场活动在北京怀柔的国科大中丹中心/中丹学院顺利举办。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中丹绿色创新日”近日在北京怀柔的国科大中丹中心/中丹学院和哥本哈根中国文化中心同步举行,国科大副校长王艳芬在哥本哈根会场开幕式上致辞时回顾中丹科教中心的发展历程,透露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相关情况。她表示,围绕《中丹绿色联合工作方案(2023-2026)》,中丹双方将在环境、气候和绿色技术等领域深化合作,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随后,王艳芬代表国科大与丹麦清洁科技集群(CLEAN Denmark)签署合作备忘录。

  “中丹绿色创新日”北京会场活动包括中丹科技创新合作论坛、中丹绿色发展论坛和中丹青年交流论坛,两国专家学者以及青年学生分别分享在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成果与经验,围绕绿色政策与技术实践展开讨论,并举行2025大学创业世界杯启动仪式。

“中丹绿色创新日”北京会场,2025大学创业世界杯举行启动仪式。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据了解,中丹学院是由国科大与丹麦高等教育和科学部及丹麦8所大学共同发起创建的科教合作平台,旨在发展和加强中丹之间的教育合作,增加中丹两国学生及科研人员的交流互动。作为中国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丹学院承担着中丹中心的教育功能,致力培养拥有跨学科思维、具备创新意识、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与创业高端人才。

  国科大中丹学院院长王海燕接受媒体采访介绍说,中丹学院每年来自欧洲教授的规模稳定在200人次,提供水与环境、神经科学与神经影像学、公共管理与社会发展、创新管理、生命科学工程与信息学、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食品与健康等全日制英语授课的硕士项目,这些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旨在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并能为全球发展做出贡献的创新型人才。

“中丹绿色创新日”北京会场,国科大中丹学院院长王海燕为中丹科技创新合作论坛作总结。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她指出,下一步,中丹学院要面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全球面临重大挑战的能源、气候变化、生命健康等领域,加大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的力度,并进一步推动合作成果转化。

  2025年是中国与丹麦建交75周年以及两国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签订40周年,“中丹绿色创新日”活动在此背景下举行,既展示中丹科技合作成果,也为两国未来加强可持续发展等深度合作奠定基础。(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12亿元 同比增长10.3%

展览中展出了马来西亚归侨李介夫在延安戴过的帽子、菲律宾归侨王唯真在延安时的画作、泰国归侨苏青在抗大学习时大队嘉奖的笔记本、缅甸归侨马兴惠撰写《欢迎南洋著名侨领陈嘉庚》的手稿等珍贵文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延安成为众多爱国青年向往的革命圣地。据统计,抗战后到延安的归侨青年就有600人。

深改再向前丨从“看见中国”到“爱上中国”

近两年的稻谷丰收让计春发信心大振,今年本来准备加大投入扩增仓储量、升级稻谷加工设备,但流动资金不足成为企业生产发展路上的“拦路虎”。邮储银行江西鄱阳县支行在日常走访了解到情况后,第一时间安排客户经理上门,现场收集相关贷款资料,结合企业实际制定融资方案,很快向该企业发放“U粮易贷”,该产品是邮储银行面向粮食产业链中从事粮食收储、加工等环节的中小微企业推出的专属信贷产品,单户授信额度最高2000万元,可以有效满足企业在粮食收购中的资金需求,助力企业经营发展。

前两个月北京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3.9%

入夏后,夜生活越来越成为“刚需”。哈尔滨、珠海、贵阳三城在滴滴的用车晚高峰持续至21时左右,较全国高峰时段延长2个小时。西安晚高峰持续时间更长,至22时左右,共约5小时。威海成为这个夏天夜间出行的“黑马”城市,打车需求较春季上涨100%。滴滴近期在威海推出次单免单活动,活动持续至8月25日。

中国驻英国大使郑泽光访问英国牛津大学

据悉,2024海峡两岸大学生篮球赛将分为小组赛、淘汰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参赛球队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厦门大学、香港岭南大学、澳门大学、高雄师范大学等。通过大学生高水平的篮球竞赛,增进海峡两岸及港澳青年之间的交流,加强青年在体育文化领域的互动。

受“少子化”冲击 台湾花莲一47年老校将停招停办

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我们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学法、知法、守法、尊法,做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定能共同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苏士林)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